6月28日由歐蒙主辦的“篤論高言之自身抗體臨床應用多學科研討會”如期在線上舉辦。本次會議有幸邀請到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學鋒教授擔任本次會議的主持,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劉維薇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彭奕冰教授擔任主講嘉賓。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體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通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系統。而腫瘤同樣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全球每年新發腫瘤約2450萬例,死亡率高達39.2%,早期診斷和治療可有效降低腫瘤患者的死亡風險。狼瘡性腎炎(LN)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主要合并癥,具有高發生率和病死率。近年來,自身抗體在LN發病機制中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本次會議旨在通過多學科的互動介紹自身抗體在腫瘤相關疾病以及狼瘡腎炎中的應用。
會議開始,先由王學鋒教授進行了開場致辭。王學鋒教授首先對歐蒙公司本次會議的邀請表示感謝。接著,王學鋒教授介紹了腫瘤相關自身抗體的高特異性使其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前景,自身抗體標志物及腫瘤相關自身抗體的聯合應用優于單一自身抗體,自身抗體組合與臨床常規檢查結合可進一步提升在腫瘤早期診斷中的價值。狼瘡性腎炎(LN)患者免疫學檢查可檢出多種自身抗體(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及抗核抗體)陽性、狼瘡細胞陽性、血清補體尤其C3水平降低,該疾病也是我國最常見的繼發性免疫性腎小球疾病,更是我國終末期腎病的常見病因之一。
王學鋒教授致辭
首先,由劉維薇教授給我們講解了《自身抗體在腫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劉維薇教授首先介紹了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數據中,中國新增癌癥病例以及因癌癥死亡人數排在首位,其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都是肺癌;接著劉教授介紹了腫瘤相關自身抗體的定義以及腫瘤相關自身抗體產生機制和發病機制,并強調了腫瘤自身抗體檢測具有非侵入性、抗體不易降解且可重復性高的優勢;最后介紹了幾種常見自身抗體和腫瘤的關系:1. ANA可在多種腫瘤疾病中檢出,對胃癌患者的病情及預后有重要價值;2. APL在多種惡性腫瘤中被檢出,可能作為肺腺癌的一個預后指標;3. SS患者RNA聚合酶III抗體陽性患腫瘤的風險更高;4. 肌炎患者中DM與腫瘤有很強的相關性。
劉維薇教授演講
隨后,由彭奕冰教授來跟我們分享《自身抗體在狼瘡腎炎中的臨床應用》。首先,彭教授介紹了SLE是我國最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腎臟,50%的患者伴發狼瘡腎炎,狼瘡腎炎是我國最常見的繼發性免疫性腎小球疾病,更是我國末期腎病的常見病因之一;接著,彭教授介紹了狼瘡腎炎的發病機制,2019狼瘡腎炎診療規范中指出患者應進行血清抗雙鏈DNA抗體、補體、抗磷脂抗體、狼瘡抗凝物檢測,其中抗雙鏈DNA升高和補體下降常與狼瘡腎炎活動性相關;最后,彭教授還分別介紹了抗雙鏈DNA抗體、抗核小體抗體、抗核糖體P蛋白抗體、抗磷脂抗體、抗C1q抗體及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在狼瘡腎炎中的應用,并強調應該多抗體聯合檢測。
會議最后,幾位專家對線上同仁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王學鋒教授對參會專家表示感謝,希望本次會議能為相關臨床醫生和檢驗工作者帶來幫助和啟發。至此本次會議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