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14日,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年會暨第十六屆全國檢驗與臨床學術會議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在這里歐蒙舉辦了題為“肺間質疾病基因與免疫學診斷進展”的衛星會。
本次會議邀請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檢驗科的王輝主任擔任會議主持,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程遠雄主任擔任講者。
一直以來,間質性肺疾病(ILD)的診治都是呼吸科醫師常常需要面對的棘手難題。程主任首先以幾個生動病例為切入點,向與會聽眾介紹了間質性肺疾病的一般分類、臨床特點、診斷路徑和影像學表現,并分享了自己在診治間質性肺疾病的個人經驗,如獨特皮疹的指向性和超薄CT的診斷價值。隨后,程主任從免疫學檢測和病原學檢測兩個角度,詳細介紹了間質性肺疾病的一體化臨床診斷。
在免疫學檢測方面,針對RA-ILD、SSc-ILD、SS-ILD、SLE-ILD、IIM-ILD和AAV-ILD,程主任逐一介紹了上述ILD的特點、風險因素和研究進展,特別對IIM-ILD臨床表現和自身抗體的相關性以及攜帶anti-MDA5抗體的IIM-ILD危重患者的特點進行了重點講解。
在病原學檢測方面,針對感染引起的肺間質改變,程主任介紹這類病例多為病毒、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或免疫抑制病例。其中肺孢子菌(卡氏肺孢菌)感染、特殊表現的結核病例(彌漫性間質病變)應引起臨床注意,強調了病原檢測要走在診斷之前這一理念。
程主任比較了傳統方法學和mNGS技術之間的優缺點以及臨床醫師的實際需求。通過回顧近年來國內對mNGS技術性能研究的一系列文獻,綜合評價了mNGS在呼吸系統病原體檢測的強大性能和使用要點。最后程主任總結了感染與免疫病因一體化診斷策略,再次強調了自身抗體和采用mNGS等多方法進行病原學聯合檢查的重要性。
報告結束后,王輝主任高度評價了間質性肺疾病免疫學和病原學一體化檢查的創新性,鼓勵檢驗醫師和呼吸科醫師相互學習,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分享內容深入人心,環環相扣,氣氛熱烈,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