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蒙醫學診斷(中國)有限公司主辦的“風神演繹”系列會議第三場——“風濕性疾病神經系統損害診治”學術會議已成功在線舉辦。會議主要以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和干燥綜合征(Sjogrensyndrome, SS)兩大風濕性疾病對神經系統的損害為主題展開深入探討。
本次會議特別邀請到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劉毅教授擔任本次會議的主持嘉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周煒教授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厲小梅教授擔任本次會議的學術講者。
會議首先由劉毅教授致辭,劉毅教授高度評價了本次會議對于臨床疾病診療的重要意義,指出雖然風濕性疾病累及神經系統的發生率并不是很高,但神經系統受累常常會影響患者的預后,早診早治才能真正減少患者的致殘率和病死率。因此,為了幫助臨床對風濕性疾病累及神經系統的表現做到早期發現、及時干預,本次會議誠邀了風濕領域的兩位知名專家進行深度剖析。期間,他們主要就系統性紅斑狼瘡及干燥綜合征兩大常見的風濕性疾病所累及的神經系統常見特點以及相應臨床表現等進行了詳細闡述。
周煒教授首先圍繞“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的神經系統損害”這一主題為在線同仁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分享。周教授通過幾個神經精神性狼瘡(NPSLE)真實病例對SLE神經系統受累進行了詳細的解讀。他認為,SLE神經系統受累發生機制復雜,臨床表現形式多樣,早期診治存在一定困難性。近些年有研究表明,SLE或許與某些自身抗體相關,但是由于目前NPSLE的診斷還缺乏特異性的生物標志物,因此仍然要結合臨床表現等進行診斷。另外,對于SLE引發的神經系統受累還存在哪些對疾病診療有提示作用的臨床表現,還需要更多有力的研究數據進行支持。
接下來,厲小梅教授又針對干燥綜合征引發的神經系統受累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厲小梅教授指出干燥綜合征(SS)除了口腔和眼部受累外,還可影響人體多個系統。其中神經受累是SS常見的腺外表現之一:周圍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均可發生病變,但周圍神經系統病變更為多見,且臨床表現多樣;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發病率相對較低,臨床表現主要以頭痛和認知功能障礙為主。此外,厲小梅教授指出為了減少漏診和誤診,疾病的臨床診斷不止要依賴臨床表現,還需結合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確認。她強調了SS相關的血清學檢測指標ANA、抗SSA抗體、抗SSB抗體等的臨床意義,并且提到呈抗SSA抗體陽性的患者更容易出現無先兆偏頭痛。
會議最后,兩位專家對線上同仁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了詳細解答,并對線上聽眾的熱烈討論表達了感謝。
本次會議旨在通過學術交流、知識普及推廣等方式,加強臨床醫師對風濕性疾病相關神經系統受累的認知和規范化診療水平,幫助他們更好地為相關患者進行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治療。